咸阳地标建筑:清渭楼

发布时间:2020-05-14 10:11    浏览:1099次


咸阳历史上有过秦楼、城楼、齐云楼、北寺楼等,遗憾的是这些楼都没有留存下来。唯独清渭楼有文字记载和建筑遗迹。这正是:多少楼台烟雨中,醉美清渭楼;要问古渡今犹在,惟见渭水流!


清渭

咸阳地标建筑:清渭楼
撰写:孟渭泰
 
看到天安门就能想到首都北京,看到东方明珠就能想到大都市上海,提到十三朝古都西安,就能想到钟楼、大雁塔,提到黄鹤楼就知道是武汉,提到宝塔山就能想到革命圣地延安。咸阳作为大秦故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除了统一广场的秦始皇雕像和中华广场的秦始皇东征时铜车马雕塑以外,在咸阳城里要寻觅千年帝都的痕迹还真是有点勉为其难。

清渭

要说能感受到这座千年帝都的的历史神韵和文化积淀,恐怕只有中山街、东明街、北平街等几条明清建筑遗存的老街。老城里的凤凰台,博物馆里的秦诏板,还勉强有点古都痕迹。剩下的包括宏伟壮丽的六百里阿房宫,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在内的秦砖汉瓦,都随着悠悠岁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清渭楼牌匾

咸阳作为现代新城很难比肩东南沿海城市,但作为大秦故都就全国而言也是赫赫有名,在世界上都是大名鼎鼎。所以,咸阳的地标建筑一定是古老建筑,唯有清渭楼当之无愧。

清渭楼夜景

历史上的清渭楼曾与黄鹤楼、鹳鹊楼、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始建于秦代,名曰:咸阳东楼,汉唐时期更名为“秦楼”、“咸阳楼”。北宋景佑年间,时任咸阳知县的诗人黄孝先重修咸阳楼,更名为:“清渭楼”,并留下了“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的感叹。

清渭楼远景

唐代诗人许浑的诗《登咸阳城东楼》乃千古绝唱。“一上高楼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尤其是不朽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更是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是描述咸阳清渭楼――这座千年名楼的壮丽景象。

清渭楼晚霞

楼因诗而名,诗因楼而传;诗与楼相映成辉,楼与诗相得益彰。清渭楼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与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对它的吟咏是分不开的。古都咸阳因清渭楼声名鹊起。正如唐崔颢诗中所描绘的“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白居易诗云,“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从古至今,吟诵清渭楼的诗比清渭楼有名的多,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使清渭楼闻名天下,名扬九州。

清渭楼侧面

 清渭楼是古都咸阳兴衰发展的历史见证和标志性建筑,以“清渭”名楼,既是对现实的歌颂,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向往。黄孝先选取“清渭”二字作为楼名,不仅清新优雅,而且耐人寻味,可谓匠心独具。

清渭楼斗拱飞檐

清渭楼被誉为西北第一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菱花隔扇,气势磅礴。层檐错落,空灵剔透,挺拔俊秀,古扑典雅。巍然屹立于渭水之畔,和古老的咸阳古渡遗址相映成趣,越来越显示出咸阳昔日的风韵和往日的美丽。不仅能继承和光大咸阳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而且能更加丰富咸阳湖岸的园林景观。

清渭楼内部美术展厅场景

咸阳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注入历史文化元素,再现历史脉络,彰显帝都风貌。陈阳寨转盘的淳化大鼎,体现了咸阳人民热情城实,明理诚信,崇尚一言九鼎,维持着城市王者风范。中华广场的“千古雄风” ――秦始皇东征时之铜车马雕塑,领略到当年秦始皇威风凛凛的伟人风采。统一广场的始皇雕像威武慈祥,颇有沙场点兵之气魄,颇感秦国疆土的辽阔。让人们感受到千年帝都的沉雄大气,体验到古都咸阳的王者风范。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古代展厅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在一个城市看不到500年前影子,看不到100年前的影子,甚至连50年前的影子都找不到,那是这个城市的悲哀和失忆。

清渭楼夜景

 咸阳历史上有过秦楼、城楼、齐云楼、北寺楼等,遗憾的是这些楼都没有留存下来。唯独清渭楼有文字记载和建筑遗迹。这正是:多少楼台烟雨中,醉美清渭楼;要问古渡今犹在,惟见渭水流!

编辑:苏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