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协、香港文联、广东美协、陕西美协等艺术家莅临清渭楼美术博物馆考察交流

发布时间:2015-04-05 11:16    浏览:437次

中国美协、香港文联、广东美协、陕西美协等艺术家在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长郭峰

的陪同下参观"中国当代书画展览厅"


中国美协、香港文联、广东美协、陕西美协艺术家座谈会在清渭楼美术博物馆举行


中国美协、香港文联、广东美协、陕西美协艺术家座谈会现场观看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宣传片


中国美协、香港文联、广东美协、陕西美协艺术家座谈会现场


中国美协、香港文联、广东美协、陕西美协等艺术家与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长郭峰合影


“弘扬丝路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

中国美协、香港文联、广东美协等艺术家

莅临中国第一帝都清渭楼美术博物馆考察交流



乙未仲春,渭水之滨,文人雅集。4月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香港文联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等著名艺术家一行来陕西咸阳考察交流。在“中国第一帝都”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参观考察,并在清渭楼学术报告厅召开“弘扬丝路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座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香港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张孝勇、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淑凤、青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井汉升,中国红天山山水画创始人国画家周尊圣,著名国画家徐希、刘光夏等30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座谈交流。


艺术家们首先参观考察了清渭楼美术博物馆。中国历史名楼,书画艺术殿堂。清渭楼是千年历史名楼,恢复重建的清渭楼与西部最大民办公益性美术馆融为一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历史上的清渭楼是文人骚客览景抒情,异地客商鸟瞰全城之所。历代在咸阳为官及文人学士,常于清渭楼上赏景酬唱,留下了许多吟咏。浩浩渭水之滨,丝绸之路要冲的清渭楼成为文人雅士情有独钟的文化记忆。清渭楼美术博物馆主体建筑为明清风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楼高51米,共9层,建筑面积24000余平方米。收藏有历代书画精品万余件和青铜器、瓷器、玉器等各类艺术品。是在陕西省和咸阳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中华爱国企业家”、“中国十大社会公益人物”、“全球秦商十佳领军人物”、“陕西改革杰出人物”、著名收藏家郭峰夫妇,投入巨资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的一座集艺术品收藏、展览、研究、交流、教育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美术馆,是目前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民办公助性美术馆。陕西省已将该馆作为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书画艺术主要展馆。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座谈会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香港文联美协主席张孝勇以及著名国画家徐希老师等先后作了发言。艺术家们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就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下,“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如何“弘扬丝路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等进行讨论交流。肯定了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长郭峰先生建设这座公益性美术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弘扬丝路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展示古都咸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形象、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称赞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可谓华夏第一馆、中华第一馆,是中国西部一艘文化艺术航母。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庞大的馆藏规模,先进的博物馆设施,必将谱写西部文化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当代美术馆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文化产业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丝路文化引领空间、时间的变化,创新发展成为文化的热点话题。文化是民族之魂、崛起之基,是发展之要、和谐之本,是沟通之桥、创新之道,民族复兴必须文化先行。古丝绸之路曾经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如今,“一带一路”战略将东亚、中亚等国家联系在一起,这一战略构想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商机。要及时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引领文化产业走在时代前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定要文化先行,只有心通了,做事才能众志成城。文化从业者一定要聚焦“一带一路”,吸引更多的企业资源投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来。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定要重视这个发展机遇,三秦父老共同行动起来,将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推向一个新高潮。


艺术家们座谈认为,陕西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推动陕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为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大步迈向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征程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教育引导人的重要载体和基本方面;解决“文化饥渴”、满足文化需求、体现人文关怀,越来越成为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改善民生、扩大文化消费,越来越成为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重要内容和有效保障;追求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文化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衡量指标和显著标志。这些都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我们要立足于陕西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增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使全省人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必须深刻认识推动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重大意义,自觉统一思想和行动。当今时代,既是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思潮的多元多变期,既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期、也是文化大家和优秀文化产品的相对短缺期,既是文化传播手段和途径的日新月异期、也是文化管理和改革创新的复杂艰难期。面对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历史背景,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陕西要担负起为文化强国建设先行探索的重大责任,准确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加快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为全国文化改革发展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丝路新起点,论道清渭楼。21世纪的新时期,再度面临大开发大变革大发展的机遇。清渭楼再次成为远客近邻开拓新丝路的重要一站。清渭楼美术博物馆这艘文化航母必将成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文化艺术领域对外交流、宣传、合作的崭新名片,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为弘扬丝路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