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美术馆
2014年10月20日,“K11艺术基金会”携手“东京宫”(PALAIS DE TOKYO)联合举办展览《在中国》(Inside China)。这场旨在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大展,致力于将中国最杰出的艺术作品推向世界舞台。
《在中国》的展览重点是让更多中法两国的现、当代艺术家产生交流。这些作品清晰的表达了他们在各自创作系统中遇到的挑战,包括产品过剩、纪念碑式的艺术作品、环境急速发展等等。展览将以十九世纪法国摄影师、插画家兼小说家纳达尔(NADAR:1820—1910)的作品揭开序幕,他开创性的航拍摄影艺术将观众的感知引领到一个崭新的领域。
参与展览的,还包括新一代艺术家:有来自柏林的雷诺杰·夫里(Renaud Jerez),他专门利用废弃材料,如PVC管、油漆、乳胶手套和运动服等进行创作,以形象化的物件表现当下的污染和消费模式;奥德·巴里思德(Aude Pariset),其装置让人体验“时尚生活”产业所幻化的境界中的虚空与实在;中国艺术家李钢,擅长以云南大理的传统工艺去回应自己家乡变化的步伐;埃德·温罗(Edwin Lo),他特意为这次展览进行了全新的创作,用来自斗门市油轮输油的声音记录,制成一条三个月长的声带;吴昊,以其多层次的作品记录及呈现被压缩的时间;于吉,着重以过程主导做作品的一个艺术家,展示出她对时间感知的独特见解;赵要,经常把集体抗议运动的图像融入其作品内,借此探索语言和意识形态如何触发行动和冲突。
作为此次展览的特邀项目,中国艺术家程然以影像装置对话建筑空间。自展览伊始至25日,他将联合先锋音乐人李剑鸿、韦玮、李青、王子衡,特别呈现Live表演作品《Always I trust》,同时公众可以在东京宫建筑外部欣赏到外墙投影作品《乔斯/JOSS》。
K11艺术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郑志刚评价说:“在新一代的当代艺术家中,中国的艺术家拥有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优势,并且常常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作品不再像前辈那样,只关注中国及中国历史本身,他们会选择把一个故事放在全球化背景下,赋予中国新的声音以及新的中国身份。”
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继“龙马”装置表演成功之后,《在中国》或将成为庆祝两国建交一系列文化活动当中的新亮点。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展览是由东京宫策展人Jo-ey Tang和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王春辰联合策划的,所有作品在巴黎展出至2015年1月,之后将回到中国继续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