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

发布时间:2014-06-04 15:16    浏览:1604次

姓名:常玉

别名:常有书

籍贯:四川顺庆

出生日期:19001014

逝世日期:1966812

代表作品:《青花盆与菊》

1900年10月14日生于四川。
1919年赴日本。
1920年勤工俭学到巴黎。
1921年与徐悲鸿、张道藩等留法学生组织“天狗会”。
1925年作品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1931年为法文版《陶潜诗集》作插图。
1932年被列入《1910-1930当代艺术家生平辞典》第三卷:
1933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画展。
1938年因兄丧返国,同年返回法国。
1948年由法国赴美,居留美国纽约。
1950年在纽约举办画展,次年返回巴黎。
1955年作品参加巴黎独立沙龙。
1964年应台湾教育部邀请,在台举办个展。
1965年在巴黎友人家中举办个展。
1966年因煤气中毒,去世于巴黎寓所。

  常玉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野兽派的绘画特点,题材主要以人物和花卉为主,而人物中大多以女性为主,并且有着明显的日常生活化的感觉,其特点是人物形体被拉长。其实,常玉的绘画深受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画风影响,画面简约单纯。同样,在他的笔下,也出现纯粹的色彩,但他没有将色彩的纯度夸张到野兽派的程度。并且,在他的画面中,流露出一种带有东方的“感伤”情调。尽管他的绘画看似简单,但他在处理和调整画面的过程中却是复杂的,表达了画家某种深刻感受之后的倾吐。

  常玉的作品风格特立独行,融合了中国笔墨的概括力和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力。他创作过很多裸女的作品,有的仅以单线勾勒,寥寥数笔却别有风情,有的敷以单色,婀娜多姿并富有丰韵,充盈着含蓄、大气的艺术气息。他的花卉静物则寂静优雅,孤独而美丽,无声地触动观者心灵深处。常玉的作品注重线条,讲究造型,色彩单纯高雅,用笔简练洒脱,富有趣味性。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人物、静物、动物抑或是风景,都以简约的线条、单纯的色彩而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常玉的晚年作品,既简洁洗练又朴实无华,炉火纯青的技法蕴藏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又巧妙结合野兽派和立体派的色彩和笔调,达到了中西合璧的境界。 在常玉所有的画作中,除去孤单与凄苦,人们还能读出一种人性的精神。

  常玉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法国但他的作品却以中国儒家文化的底蕴用中国绘画中的线条节奏创作西洋画。其独特的风格强烈的个性明快的色调简洁流畅的线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王苒)

  参考:

  吴兴玺:《论画家常玉的绘画风格》,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