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朱德群(朱德萃)
国籍:法国
出生地:安徽萧县白土镇(时属江苏)
出生日期:1920年10月24日
逝世日期:2014年3月26日
代表作品:《构图 No. 168(河渠山景)》、《永存的刹那》、《永恒》等。
朱德群,原名朱德萃。1920年10月24日(阴历)生于江苏省徐州萧县之白土镇。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当时林风眠任校长。之后,随学校迁离至中国西部。 194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松林岗,留校任助教。1944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讲师。1949年定居台北。1955年定居巴黎,从事绘画创作。1980年入籍法国。1997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
朱德群早期作品并不像成熟期所表现的那样抽象,但早在留法之前,中国书画的表达经验就为朱德群的抽象创作奠定了基础,使他在从具象过渡到抽象的短短数年间,很圆熟地超脱具象的束缚,在画面构造出一个抽象的广阔空间,也使朱德群的抽象自然画深含中国文化的恢宏气度。60年代朱德群赴法定居,他的绘画风格到法国后从写实转为抽象,经常用矩形色块堆砌,如同山城夜景,明暗对比极其强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留法的朱德群逐渐脱离了德?斯塔埃尔的影响,不再用画刀分割颜料块面,专注于扎实的线条与色彩本身,以流畅的运笔结合力道与速度使动感跃然于眼前;2000年后,艺术家再次解放视觉元素,光线的描写与空间的形塑成为其画面重心。
从朱德群先生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和他的海外奋斗历程,人们能感受到这位艺术大师那始终坚定地保持着的创作主旨。在朱德群先生的艺术生涯中有一连串曾经隐现过的身影:吴大羽、多里瓦尔、米修、皮埃尔、毕加索;他们是朱德群艺术生涯中一个个相当有意味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朱德群先生绘画生涯中现实的艺术环境。
朱德群先生是当代抽象绘画的领军者之一,在朱德群的自述中,曾提及中国古代山水画对他的影响,在众多大师中,他尤以范宽作品中所展现的磅礴气势和生动的气韵最为欣赏,朱德群曾说:如范宽说过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之物 ;与其师之物,未若师于心,所谓师于心者,即是以画家为主宰,并已有抽象的概念。可是中国人没有把抽象这两个字讲出来而已。大自然经过画家的思想融合和提炼,其中即是画家的幻想力、修养和个性之内涵流露于画面上,中国绘画和抽象画的想法不谋而合。而朱德群的绘画艺术中同时具有东方艺术的温婉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粗犷,正是他融合自身中国文化背景与历史传承以及善用西方的绘画工具与技巧的具体表现。朱德群一向酷爱中国的诗词,而他也不断的以画来表达诗意,而他的作品则同时具有豪气千云与淡淡幽情的特质。
传统水墨画的主体色调基本以墨色为主,王维之语: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便清楚的点明了水墨在中国审美系统中的重要性,历代画家已将墨色的组合与构成视为基本的符号元素,在最低限的色彩使用中,营造出最深刻的意境传达。油彩在朱德群笔下一改其浓厚黏滞的特性,似乎兼具了水彩的轻盈流动与焦墨枯笔的深沉,画家在此仅以单色油彩的渲染变化,创造出“黑、白、浓、淡、干、湿”六彩,并在看似豪迈的挥洒间,精准地运用简约的墨色,使其在视觉结构上组成丰富而细微的层次,前景、中景与远景的架构清晰,形成了画面的远近与纵深,因而创造出广阔无垠的空间感。《永恒》是朱德群70年代创作转型期的代表作。此阶段的朱德群,成熟地将内在的心像转译,逐步降低西方元素,取而代之以东方的智慧不断改造身在西方的自己,从而形塑属于自我独特的艺术世界。
朱德群在世界各地开了五十多次个展,佳评如潮。他的作品被巴黎艺术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美国圣路易大学、比利时现代美术馆、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基金会等二十多家国际著名博物馆收藏。他多次荣获艺术大奖。他的名字列入《国际传记辞典》、《欧洲名人录》,直到在名字前终身冠以“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的称号。无论是他的具象画还是抽象画,东西方评论家都众口一辞:朱德群是用油画画出了中国水墨画精神的大师,他用浓郁泼辣的色块轰入画的深层,追求深远的宇宙空间感和无限激情的笔墨之韵,超以象外得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