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京:继承传统呼唤创新 "长安精神"开创美术新辉煌

发布时间:2014-03-19 15:23    浏览:518次

来源: 中国网政协   责任编辑: 王金梅
    中国网3月18日讯(记者王金梅) 3月18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在开展仪式上致辞。

    王西京在致辞中提到,继“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全国巡展获得成功之后,“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使继往开来的陕西美术翻开新的一页。从整体规划的范畴讲,“长安精神”这一提法凝结着陕西美术家的历史感和使命感,是一种持续发展、指向未来、朝气蓬勃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是一个跨时代和跨领域的文化命题,体现着文学、音乐、美术和影视等各个领域。这一提法自诞生之日起直到今天,在一系列对外交流中不断获得深入阐释和解读,已经成为陕西美术激动人心的宏大主题。“长安精神”系列展,作为陕西美协长期规划的重要举措,旨在继承传统,呼唤创新,在开发包容与充满现代活力中,使陕西美术以独特的风貌和全新的高度走向全国。

王西京在2014年全国两会的政协文艺组小组讨论会上发言 (摄影:王金梅)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并走向成熟的中青年创作群体,是陕西美术的中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陕西的人才优势,预示着陕西美术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走向。面对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结构复杂的嘉年华艺术群体,要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不容易。学术背景、知识结构、艺术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使中青年创作群体的总体特征很难把握。而艺术创作超越自我的本质属性在某种程度上使问题更趋复杂。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艺术家与艺术创作的共性角度对这一群体进行认真梳理。从画册中各位艺术家的代表作来看,在深入传统的同时,中青年艺术家们非常注重当代体验的感悟和发掘,他们以自我的方式对当代生活的不同维度进行提炼和表述,创造出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和艺术风格,生机勃勃,充满了探索精神。这种不断成长、求变和创新,不断追求自己艺术目标的精神品性正是艺术创作的真谛所在,也是艺术独立性和原创性的源泉。

    这部作品集收录了陕西省十一个地市六十多位中青年画家近年来的代表作品,充分展示着每位作者的才华,记录着他们的辛勤耕耘和心路历程,同时也展现着陕西中青年艺术群体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既可以作为全国巡展的辅助材料,同时也具有独立的资料和文献价值,可以使社会各界对陕西美术创作的一些重要事实获得更为详尽的把握,对于体察陕西美术国画领域的当前状态和未来走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长安精神”不只是一种久远的传统,同时也是一种现代精神,蕴含着中国艺术走向现代的原动力,在陕西中青年艺术群体的创作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鲜明。文化资源的丰富和艺术观念的开放性,是中青年艺术家们对于现代性的追求更为自觉与张扬,使他们能够从不同层面切入人生与时代主题,诠释艺术本体,在观察与表现、现实题材与艺术处理、个人趣味与普遍意义之间获得更为深远的发挥空间,为艺与道的相互生发与实现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可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青年艺术群体,作为陕西美术事业的生力军,在未来的艺术世界中一定会拓展出更为广阔的视野,创造出更为辉煌夺目的时代图景。

    人物简介:

    王西京,男,汉族,1946年8月生于中国西安,中共党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一级美术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西安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专家”、“劳动模范”等称号。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作品五千余幅,先后出版作品集、论文集等6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