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北京媒体发布会举办 为展会预热

发布时间:2014-02-28 15:57    浏览:402次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4年2月27日,巴塞尔艺博会亚洲总监马格纳斯·伦弗鲁(Magnus Renfrew)与其团队来到北京,在798艺术区举办了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媒体午餐会,受邀打造本届“光影现场”的策展人李振华也参加了本次媒体发布会。

  第二届巴塞尔香港艺博会 245家顶级画廊 多场学术活动

  据马格纳斯介绍,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将于2014年5月15日至5月1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本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将展出39个国家及地区共245家画廊的作品,其中多次参加艺博会的画廊占很高比例,也有许多新的画廊受邀参加,包括:Anna Schwartz Gallery,MichaelLett等20个首次参加“画廊荟萃”主展区的画廊。

  在245个画廊中,其中有近200家画廊参加“画廊荟萃”主展区,有47家来自亚洲及亚太地区的画廊参加“亚洲视野”的策展项目,每个画廊将呈现一位艺术家的个展。另,“艺术探新”是专门为艺坛新秀设立的展区,将有27家画廊展出多个个人及双人展。

  同时展会为观众提供了多个可供观看的展览及活动。如将由日本东京都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席策展人长谷川祐子策划的“艺聚空间”展区,在两个艺博会的展厅内带来世界各地顶尖艺术家的大型雕塑及装置艺术。而驻北京及苏黎世并身兼策展人、多媒体艺术家及制作人三职的李振华将负责“光影现场”,届时将在香港艺术中心播放为期三天的节目。另外还会有一直广受好评的讲座系列与巴塞尔对话的活动举办。

  遴选委员会护航 提供交流平台 打破商业及学术界限

  今年是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第二届,从2012年6月被委任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并负责了2013年首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马格纳斯成功使得巴塞尔香港继续在亚洲区域的艺博会中独领风骚。而这其中的成功因素自然与巴塞尔艺博会的遴选委员会有很大的关系,这使得艺博会在商业上及学术上都取得了成功。

  马格纳斯谈到:“艺术展在学术及商业上是结合的,在巴塞尔艺博会上,希望平衡这两点,巴塞尔艺博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由世界知名画廊的代表组成的遴选委员会。能够参加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画廊一般都在推广、培养艺术家上面有自己的作为,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推广,而不只是作为一个销售艺术家作品的平台”。

  他谈到:“很多人都会将商业与非商业分的很开,事实上,这中间存在许多的灰色地带,商业与非商业的艺术品有自己独立的一面,但很多时候,他们是重叠在一起的。比如很多策展人都会在商业的画廊里及艺博会中探索、发现很好的新人艺术家。作为艺博会,可以让很多艺术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给观众,这是发现好的新人艺术家的好机会”。

  “比如在巴塞尔艺博会上,有很多艺术讲座,像与巴塞尔对话这样的活动,这些讲座上就会有策展人、藏家及艺术家的专门讲座。还有这次我们邀请到了著名的策展人李振华及日本的长谷川祐子策划的展览及节目。这些都是学术性比较强的活动,而这些学术性的活动就是发生在商业性的活动中。我认为艺博会中最令人兴奋的一点在于,通过这个平台,策展人、画廊、收藏家、艺术家可以互相对话,正是因为在艺博会上的这些对话,可能会碰撞出许多有意思的或商业或非商业的展览及艺术项目”。

  第一届艺博会销售喜人 中国藏家发展潜力巨大

  当然,作为艺博会,商业上的收益是其不可忽视的部分。马格纳斯表示去年有许多画廊都向组委会反应了很好的销售成绩。他谈到:“长征空间带去的没顶公司大型装置作品《玩201301》被悉尼一机构收藏,北京艺门画廊也获得很好的销售,佩斯画廊销售了奈良美智及张晓刚的作品,耿画廊的朱沅芷及王怀庆的销售也很出色”。

  好的销售成绩离不开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区域的藏家支持。马格纳斯谈到:“艺博会上的藏家来自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地方,比如香港艺博会就有来自亚洲地区的台北、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东南亚、欧洲及中国本土的藏家,因为一个艺术展的生存不可能只是靠一个地区的藏家。”在谈到各个国家及地区的收藏家对于艺术购买的口味有何不同时,马格纳斯认为藏家都是单独的个体,存在的差异不是一个区域藏家对某一类艺术的钟爱,而是不同藏家对于不同艺术的追求。

  他谈到:“人们常常问我,亚洲的趣味是怎样的,中国藏家的趣味时怎样的?但是我觉得这个答案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味。事实上,对于藏家来说,关键不是趣味问题,而是他的收藏处于什么样的阶段?这不仅对中国藏家,对美国藏家、欧洲藏家都是一样的。比如,当一个人开始收藏的时候,他可能会从比较保守的方式出发,这个时候他会更加倾向于自己比较了解的本国艺术家。随着收藏时间的增加,作为藏家的信心建立起来之后,可能会开始关注当代比较有挑战的艺术品,这个时候也可能只是关注自己国内的艺术家。但是当他开始收藏当代艺术之后,他会发现,自己国家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当代艺术其实差别不大,我见过很多藏家,就是从一开始收藏自己国家的艺术品,到之后开始收藏其他国家的艺术品。”

  “当然,现在下任何判断都维持过早。十年前在欧洲,当大家谈论国际当代艺术时,他们的眼光只是停留在欧洲及美国,但现在,来自欧洲及美国的藏家的收藏趣味已经很开放,他们很愿意去收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品。对于一个藏家来说,对其他国家及民族的艺术品有好奇心,去收藏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一个藏家的生涯中,也包括了不断去了解及发现新的艺术,发现自己新的品味”。

  马格纳斯认为,就目前的趋势来看,中国藏家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正因为如此,今年巴塞尔香港的前期预热活动中,其中有两场新闻发布会是在中国的上海及北京举办,另外,还将去到中国的其他三个城市与藏家进行现场的交流会。